|
|
|
水稻插秧机作业农艺的5点技术要求! |
|
水稻插秧机以其省工省力、高产稳产、机械化程度高、作业效率高等优势,在生产上得到快速的推广应用。机插秧对秧苗的长度要求为15-25公分,秧龄25-35天,不要超过35天,机插秧要求土地平整,上水后插秧,水不没过秧心为宜,最好有育秧工厂统一育出壮秧,做到壮苗移栽。大户基本都采用机插秧的方式,省工省时省劳力,一个小时一台插秧机能操作5-6亩,株行距均匀,每穴6-7棵苗。这里,同方机械将插秧机作业农艺的相关技术规定为大家总结了以下5点: 1、条田规划: 按主排水主埂方向有效扩大单田池面积,单池5-10亩以上为宜。田埂标准:直、平、瘦、实。田块标准:方、大、平、净。 2、确定插秧方向: 以插秧与割晒方向必须垂直的原则,确定插秧方向,进行插秧。这是进行分段作业的关键技术,保证割晒时不塌铺,提高晾晒质量和拾禾作业质量。
 3、整地标准: 搅浆深度15-18厘米,沉淀时间10-20天,表水层3-5厘米,田面达到细、稠、平、净、实。 4、秧苗标准: 秧龄35天,3.5叶,苗高10-15厘米,做到不超宽、不徙长、不散秧、苗要均、苗要壮。 5、作业质量标准: 早、密、浅、正、直、满。即:早:适时抢早。密:保证田间基本苗数(穴距12厘米以内,单穴株数3-5棵)。浅:插深2cm以内。正:栽得正。直:插行要直。满:插满插严。 根据插秧机操作规程,每次作业前要认真检查机器,确诊机器各部正常方可投入作业。插秧机陆地运输速度为7~10千米/小时。从田埂进入地块时,机体要向前倾斜,应防止发动机栽入泥中,有液压装置的机器应将机体升至最大高度。插秧机进入开始位置后,将发动机熄火并开始上秧,带好备用秧。将插秧机主离合器和插秧离合器置于入的位置,并渐渐加大油门,使插秧机以2~5千米/小时的移动速度前进并插秧。插秧机前进2~3米后,把插秧机停下并熄火,检查取秧量及插深是否合适,不合适时,按随机说明书进行调整,调整合适后重新进行插秧作业。 机插秧的农艺要求是必须保证一定的插秧质量,每穴苗数均匀,北方稻区常规稻4~8苗,杂交稻1~2苗,同时尽量减少勾秧、伤秧、漏秧和漂秧,在合适的插秧工作条件下,均匀度合格率应在70%以上,漏插率在2%以下,勾伤率在1.5%以下。 插秧机既要保持一定的行、株距,又要能依照各地要求进行调节。密植地区行、株距取22.1厘米×9.9厘米(7×3寸)或19.8厘米×13.2厘米(6×4寸),北方地区如东北由于采用旱育稀植一般可取25.4厘米×10厘米(8×3寸)或30厘米×13.3厘米(9×4寸)。插秧深度要合适,深浅一致,北方一般以2~3厘米为宜。
 以上是对水稻插秧机作业农艺的5点技术要求的介绍,根据高性能插秧机栽插作业的技术特点,结合水稻高产栽培的农艺要求,机插秧苗须具备两方面的基本要求。一是秧块标准,秧苗分布均匀,根系盘结,能适合机械栽插。二是秧苗个体健壮,无病虫害,能满足高产要求。
|
|
|
|
|
|
|